2020 总结
20 年自己好累,主要是目标不明确,细化了一堆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目标太多导致相当凌乱,并且还多次出现了眼看年关将近乱点完成,一点质量没有。好在制定 21 年计划时,吸取了教训,并且确定了“全都要”的口号。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是说过去的一年很累么?怎么又‘全都要了?’”,正是因为去年瞎写了一堆 TODO,今年每一个 TODO 都很关键都一定回去完成,不再咕咕。其中最大的还是老三样“读书学习和骑车”。
20 年自己好累,主要是目标不明确,细化了一堆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目标太多导致相当凌乱,并且还多次出现了眼看年关将近乱点完成,一点质量没有。好在制定 21 年计划时,吸取了教训,并且确定了“全都要”的口号。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是说过去的一年很累么?怎么又‘全都要了?’”,正是因为去年瞎写了一堆 TODO,今年每一个 TODO 都很关键都一定回去完成,不再咕咕。其中最大的还是老三样“读书学习和骑车”。
Widget 的实现依赖 SwiftUI,SwiftUI 部分的内容推荐大家自行学习,给出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可以配置 WWDC19/20 SwiftUI 相关 session 搭配食用。

我第一次接触到「开源」完全没有像各位同学一样有系统的去从头开始梳理,比如开源的发展、开源的一些的关键细节,反而刚开始就是非常直接的有学长告诉我,其实也就是我在 ifLab 社团里的师傅,现在叫导师,我跟他说这个东西写不出来啊,好难啊,我想了又写,写了又删,都两三天了,问题太多了,跟我师傅说完这个事情后呢,他一针见血的说出,你直接去搜开源的组件啊,为什么要自己写,这又不是你的关键点,师傅这么一说,感觉就好像有人点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一样,对啊!这并不是我写这个东西需要去解决的关键点啊,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写一个 app 或者写一个系统,只要不是关键点统统使用开源的解决方案,大大加速了开发进度。
大家好,我是翁培钧,我最后一次坐在社团实验室那张曾经印有我名字的桌子应该是在去年准备去毕设答辩,刚还去实验室里看了看那张桌子,很怀念,在那张桌子前修改好了最终的答辩幻灯片,这次回来学校,回到社团实验室,那熟悉的一切又回来了,还是那张桌子,还是那熟悉的灯光,在这件屋子里承载了很多曾经的回忆。

骑货(北京)单车俱乐部领队,去年校招入职字节后,开始入坑公路自行车达一年,累计里程 约8500 公里,累计爬升约 56000 米,相当于爬了七个珠峰。每天下班有空就骑车去刷奥园 20 公里。周末平均起床时间凌晨五点半,就为骑上我心爱的自行车,登顶去吹那山间清爽的风。最得意的事情:车队里的一个同学结婚了,我们几个领队在长安街骑着自行车跟他一块去接亲,成为了当天长安街上最美的风景。
又到了新的一期《ifLab 和你的故事》电台节目主题「第一份实习/工作」。这个主题是大师兄在今年暑假之前想到的,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好,最近社团同学们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学校,还真的没有文章去讲述过这些同学还在学校时找实习/工作的经历。从我个人角度出发现在去看这个主题,我是有很多想要去说的,并且这其中也杂糅了我很多懵懵懂懂的心理状态变化,但我还是非常怀念那时的自己能够有胆量去迈出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