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自己好累,主要是目标不明确,细化了一堆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目标太多导致相当凌乱,并且还多次出现了眼看年关将近乱点完成,一点质量没有。好在制定 21 年计划时,吸取了教训,并且确定了“全都要”的口号。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是说过去的一年很累么?怎么又‘全都要了?’”,正是因为去年瞎写了一堆 TODO,今年每一个 TODO 都很关键都一定回去完成,不再咕咕。其中最大的还是老三样“读书学习和骑车”。

又是一年回家时

去年的读书目标未完成,还差了10 本,主要是后面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一昧的追求数量有点适得其反,看的书也不再像以前那番谁说好看就加入计划,而是非常仔细的从豆瓣读书 Top250 上挑选了 29 本自己非常感心情并且在亚马逊上有对应的 kindle 电子版,之前想看的好几本书都没有 kindle 电子版,导致与自己之前“抛弃纸质书”的计划又背道而驰了。

去年在学习上的完成的也不好,主要是节假日和空闲时间都不在技术上,完全无心学习,越来越觉得技术不重要,越来越觉得自己要慢下来去关注自己之前自己忽略掉的东西,越来越觉得要更多的去和这个世界的接触点更多,不要每天存活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怡然自得,这样会慢慢发展下去会迷失自我的。不少同学在跟我聊的过程中都吐露出实习好累,工作好累,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奋斗的方向,是啊,怎么能让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奋斗呢。之前我一直认为当你想要一个东西那就努力就好了啊,不要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心无旁骛的去要。

但实际上如果每次都这样每次都视身边的事物而不见,日积月累你内心会很空虚很空虚,感觉自己身上过去的时间怎么嗖的一下都没了,好像我还在上学怎么就毕业了?这点在去年我的感受尤为明显。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刚毕业的兴奋感还在,每一件事情上来自己都会想着如何做完整做极致做到最佳,时间一长就会发觉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为什么要把自己最美好的时间花费在这些事情上。刚开始只是稍微吐槽一下,但后来吐槽得多了就越发觉得不值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我们为什么要一毕业就工作,为什么要一工作就要考虑结婚,为什么要这么快,难道所有对生活的盼头都停止在了毕业前吗?还在学校的时候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想着让自己在毕业时工作的选择更多一些,但仔细想,你仔细想,其实每个人都没得选,你毕业了就得去工作,要不然你会被一些譬如社保交不上,五险一金交不上等等看上去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谁能想到自己三十年后在哪里呢?别说三十年了,五年后都不一定能够想得明白。

所以啊,这些事情想得多了,想透彻了,自己的状态就发生了大转弯,我想要的是生活啊!生活怎么来啊,那得让自己去生活啊!所以只要我在下班时间,你不加急永远不回任何一条消息,因为这些消息我做了统计,非工作时间的消息价值都不高,换句话说,这些消息背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晚十个小时到明天早上一样不痛不痒,没必要让自己那么焦虑,所以现在除了和最亲密的几个小伙伴通过 iMessage 通讯外,包括微信、lark 在内的所有及时通讯软件通知都关闭,进入了一个“鸵鸟状态”,只要我看不到,你就找不到我。而且本身这件事就不对啊,凭什么要把一个人的“存活状态”用一个及时通讯软件来挂钩呢?

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我一直在分享骑车中的点点滴滴,因为我是真的在骑车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现在你问我什么是“生活”,我可以非常准确的告诉你“生活就是存在”,当你找到一件事能够证明你是存在的,那你就是在生活。

那证明我自己是存在的,骑车这件事正中我下怀啊!我喜欢自己有一个能够陪伴自己的“东西”,而这个“东西”自行车刚好可以满足,还喜欢出去玩,骑上车我就是这条街最快的仔,一天 300km 我也不是没干过。通过骑车这件事我还真见识到了真正的北京,市面上所流传的什么三里屯、国贸CBD、簋街南锣鼓巷等等这些代表不了真正的北京,北京不仅仅是车水马龙中的世俗,山区里的四季更迭更是凑成了北京这一能够容纳无数的群体的地方。

之前我一直以为北京很大,后来觉得北京很小,也就那么一丢丢地方,再后来开始骑车后,开始发现北京这回变得很大很大,大到我一年多了都没能踏遍它的万水千山。我太爱骑车了。

现在的状态

现在啊,整个人都佛系了。之前可能还有很多同学对我的标签都有“奋斗青年”的样子,但我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年轻人如果只有“奋斗”真的是太憋屈了,应该要对生活佛系,对工作奋斗。

今年几大头依旧是要完成阅读计划,要完成想要做的学习计划,当然了还要好好骑车,不过跟以往有些区别的是今年加入了储蓄目标,去年其实也有,不过因为没有在意,导致虽然目标比较小,但实际上却也没有完成的特别好,本质上还是刚毕业,物欲没有被满足,今年就不一样啦!萌生出了“退休”计划,发现只要我一天的睡后收入达到 300 块,就可以不用去上班,这样一个月就可以有 9000 块的收入,出去必须的生活开支,比如房租啥的,完全足够生活。所以从今年开始,有目的的给进行储蓄和理财,而且一定要是稳健型理财,收益率维持在 3% 以上就足够了,这么一算,用于理财的储蓄的达到 300 万左右,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然啦,这种事情我还是很喜欢琢磨的,毕竟就喜欢这么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目标,然后一点一点达到的感觉。

一开始我就没有打算储蓄,或者说没有打算有理财的概念,因为我一直抱着一种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的想法,但慢慢发现其实也没啥可以花钱的地方,不是说自己花不掉,而是想买的都买了,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都需要时间而不是金钱,你看,这就很明显,现在我缺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这钱啊,根本就花不掉。

所以到后来周末和节假日我根本就不去约饭,但只要跟我说到去骑车,去哪里哪里玩耍,我一定到。和人打交道,维护一定的人际关系确实很重要,但当某一种人际关系的维持已经和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完全不是一个时空时,我认为没必要维护,因为你们已经完全没有话题、没有交集了啊,这就是无用的社交啊。

之前说的变得佛系也正如此,不是说不想奋斗,而是有所选择的奋斗,每一次奋斗的经历都要开始考虑产出,都要考虑最终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一旦不是就拒绝,因为时间才是最重要,工作了以后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是真的少啊!与在学校时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导致在 19 年刚毕业那会儿我极其不适应,甚至还保持着每天 commit 代码这种习惯,导致累得够呛。越来越发现,人生呐,根本就不是什么百米赛跑,而是一个纯粹的超长马拉松,没必要那么赶。

现在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自己开始注重去生活后,越发的喜欢去旅行,就算不能出去总是会在空闲时间里照着地图,打开马蜂窝,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看过去,备忘录里做着大量的旅行计划。尤其是最近发现北京到大同的高铁开通了,终于可以不用先绕去太原再去大同了,太想去看云冈石窟太想去看悬空寺了!基本上每一个周末每一个假期都会被排得满满的,不会再像之前那般纠结,像之前那般忘记了生活。

总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跟骑友逗比的聊天中,偶然透露出了我想要 25 岁就退休的打算,后来我还挺惊讶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想法,现在慢慢回想起来,其实不是说自己真的想退休,而是想去拥有退休的状态,拥有那种属于自己的大量时间,其实换句话说,我认为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

没有微信、抖音、B站的生活一样可以生活得下去,这些各种软件私以为根本就没有提升什么生活品质,现在一看到大家空闲下来就从一个屏幕到另外一个屏幕上,回家也只是把在工作时面对的屏幕转移到了沙发上的屏幕,这同样也毫无意义啊。

如果让我再重新选择一次大学生活,我一定不要自己的大学生活像之前那般抛弃了生活去大学,其实也说明了一点,自己的起点太低,没有什么资本,导致脑子里不允许存在有脱离正轨之外的想法产生。现在有资本了,可以跳出这个怪圈去看很多事情了,开始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暂时活得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