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1 月 23 号,CodeLab 北京联合新华书店总店、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fLab 社团举办第一次活动,这也是 CodeLab 第一次在北京的对外活动。

前言

美好的周末都贡献给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类是一种无法与「群体」相隔离开的物种,在群体中生存,在群体中学习,甚至在群体中死亡,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群体」来协助完成。

人类的小时候,很多成年人都争论过,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更有甚者抛出了「三岁看老」的这种无知理论。但我不否认的是,在对待某些事情时,天性使然,确实会让我们做出一些与常人思维所无法理解的东西。

但我个人依旧认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天赋」和「基因决定论」。可能你也会说,这种言论都是一些下沉人群盲目崇拜而转移自己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但肖克利这个老头子,在他的容光焕发的表皮之下,晚年居然做了一个「人类精子库」,他晚年不甘寂寞,开始认为自己是优等民族中的优秀人群,建立了所谓的「精子库」。最可怕的是,他认为白人的质量高于其他有色人种,并且还想推广低智商人群「绝育政策」。如果我们想要生孩子,先去测量一下夫妻双方的智商是否超过 100,没有超过国家发钱,买断你的生育权。后来这件事有专门的记者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肖克利所建立的「精子库」出生的孩子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表示出特别聪明之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可能后天影响更大一些,后天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如果你对本次活动也感兴趣,可以到 B 站上观看这个视频来了解到部分活动细节。

CodeLab

CodeLab 是什么?

CodeLab 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传递编程的乐趣,鼓励孩子成为数字时代的创作者;帮助他们理解和参与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使用编程表达自己的想法。

线下方面,CodeLab 将在全国主要城市,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志愿者、借用场地,开展编程活动;线上方面,CodeLab 将构建先进的少儿编程平台,在积木化编程里加入开源硬件、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同时我们将构建活跃的用户社区,鼓励家长、教育者、学习者参与其中;我们也乐于与其他公益组织展开合作,让编程与更广泛的社会活动结合。

以上都是 CodeLab 官网上的简介,如果你对我们的组织也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更多。

我与 CodeLab 的故事

最初我与种瓜的联系来自于大师兄,而大师兄和种瓜的联系,用种瓜的话来说,来自「程序员的浪漫」——开源项目。如果种瓜口中所说的这个「开源项目」我没理解错的话,那应该就是 edx

关于 edx 的东西得从我大一的时候开始说起了,要拓展的内容太多了。总的来说,edx 把我、大师兄和种瓜都联系起来了,而 edx 又是在线教育的一个明星开源项目,现在细细想起来,都逃不出「教育」这一点。

你也可以认为我对「教育」有很多想要去表达的东西,前十二年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被认为与主流思想不符合,我的意识形态被老师们定义为「有问题」,但奇怪的是,我从未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许是被绑得太紧,我的很多想法都被「浇灭」了。

到了大学,我最初还依旧沿用前十二年的行为习惯渡过我最初的大学时光,后来我因为一个契机(开始翘课),我发现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的时间很宝贵,我想要变得更强,懂得更多的东西,学我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去站上全国甚至全球舞台,与同龄人一较高下。

但,直到我毕业之际,我才在恍惚之中明白,我不满的其实并不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其实也不满。现在,我明白了,一切的源头都在——「教育」

活动

北外

在正式外部活动前,其实是先在内部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小活动作为「热场」。在这次活动上,见识到了北外是多么的「土豪」,只能说羡慕,漫步在北外校园里,感受到的活力和热情,当然了,妹子也很多。

大师兄私底下联系了几位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了当天的交流活动。这是我第二次面对小朋友去教他们如何学习编程,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太有趣了,我没想到小朋友们对 Scratch 的上手程度会如此的快,也从未想到他们和自己的家长在一起学习时所投入的情感是这么的真实。

在北外的活动主要分为了三部分,先是种瓜给各位小朋友展示 CodeLab 目前已有的能力,我特别喜欢「魔棒」道具,想起如果我小时候也有这么一个大哥哥给我展示了「魔棒」,那我应该会非常非常崇拜他吧。

其次是按照 CodeLab 教程,让小朋友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跟着教程卡片自行操作 CodeLab Scratch,我原本以为十一二岁的小朋友会一头雾水,但事实上最后居然已经有小朋友根据自己之前学习的乐理知识在 Scratch 上「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乐器!

最后的环节是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实话到了这个环节大家都比较累了,但依旧让我十分意外的是居然还有小朋友还坐在电脑前,操作自己的 Scratch,完善自己的作品。实话实话,那天真的是让我对「小朋友」这个群体产生了新的认识。

这次活动比较小,只来了四个小朋友,但这几个小朋友的到来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少儿编程」,也明白了 Scratch 真正的魅力在哪里,同时也确认了我今后在「少儿编程」这个领域,甚至是「教育」这个领域上的一些思考。

国图少儿馆

差不多两个月后,CodeLab 北京迎来了正式的活动,活动招募 30 个小朋友,我之前一直以为这种活动 30 个小朋友也太多了吧,应该不会有这么多的感兴趣的小朋友才是,但没想到的是活动名额只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爆满。

在国图的活动形式与北外的活动保持一致,都是同样的三个大环节,不同的是在国图的活动衔接得更加流畅和完整,小朋友们体验到的硬件、接触到的内容以及自己可以操作的部分更多,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已经是 Scratch 的资深玩家,小小年纪居然已经可以跟种瓜谈笑风生了,而且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按照教程一步一步继续时,他也已经主动在找种瓜拿 microbit 开发板独自一人折腾去了,实在佩服。

在这个活动中有趣的地方在于,我发现女生比男生在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时更踏实,不会直接找志愿者哥哥姐姐直接帮忙,而是先自己捣鼓,实在不行了才举手叫人,反而有些小男生从头到位都在拉着志愿者一步一步的教学。当然,并没有说谁好谁坏,这只不过是面对新鲜事物时的两种学习方法。

中途也跟几个家长聊了聊,发现家长们对「少儿编程」真的是狂热啊!堪比奥数,但家长们对「少儿编程」的认识也止步于此了,都是“听说”,“有人说”和“朋友说”编程对孩子好,对孩子的 xxx 好。

换句话说,家长们并不清楚「编程」对孩子的益处在哪里,当时还有个做“家长培训”的志愿者,活动结束后我们在一起吃饭时,她有聊到“其实别看现在市面上都是对孩子做各种兴趣培训,如果家长的培训不上来,家长的思维跟不上,孩子的兴趣培训得多好后天都不一定能够持续保持”等等之类的观念。

后来我仔细一想,确实啊!如果我身为家长,如果我不一点不了解音乐方面的知识,如果我想要让孩子往音乐方面成长,我确实是不太清楚应该怎么下手,就算是找到一个师傅也很难上道,因为并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这也许就是金钱也不一定能够解决的事情了吧。

整个活动下来,家长们在离去时都在问“CodeLab Scratch 回家是否可以自行使用”,“下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之类的问题,这些东西都让我感到欣慰,欣慰的不是活动办得有多好,而是我觉得一场针对小朋友的活动就应该孩子和家长都要有所收获,而不是孩子或家长个人自己自嗨一天,与其这样不如丢换个 iPad 一了百了。

总结

这两场活动下来,不但彻底坚定了我要继续在少儿编程这块的投入,也坚定了我对 CodeLab 的投入,后续的活动我还是继续会投入大量的时间,而且角色会慢慢的往策划者和组织者的方向去转变,因为我觉得跟一群小朋友在一起就彷佛看到了自己的昨天,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童年,虽然我的童年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黑网吧度过,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但如果曾经的我,也有这么多优秀的资源,有这么多的前辈去引导我,那我应该会成长得更好,成长得更快。

我的想法

游戏化编程怎么玩?

关于「游戏化编程」我们先来看它的前缀——游戏。游戏从人类形成社会,开始文明之始就已经出现在普罗大众眼前,只不过那时的游戏并没有现在这般「标签化」。

窃以为,游戏和音乐、写作等活动,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群的最终归属地,并且我也认为,游戏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在未来会更加庞大,不是说他的用户受众有多大,也不是说它所要求的技术有过高,只是我认为「游戏」相对于其他常规叙事媒介有更高的视野去定义想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都很怀念甚至崇拜古龙、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但一行行文字之间所表示出来的内容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是很难构建出这个宏伟的武侠世界,比如小盆友们就很难理解「刀光剑影」「健步如飞」。

而游戏恰恰相反,从一开始,游戏就会教育玩家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移动和跳跃,这一切对于玩家来说都是新鲜的,都是想要从头开始学习的,都是需要遗忘掉之前已经构建好的习惯,从头开始。从开发者角度出发,在游戏的创作过程中,带入了很多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感受。很多开发者在游戏创作完毕后,其实都会留下热泪,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亲手送走了。

一个独立游戏中具备音乐、美术、文本等其他常规创作所具备的元素,《极客战纪》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它能够做到让初学者明白,方法/函数调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是与目前高校常规「从下而上」的教学方法是相反的。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是非常赞同且认可「在玩中学」。「玩」当然不是存粹的那种疯玩,而是「玩」一种被精心设计过的东西,这一点在我 5 月底邀请参加 Apple 西单店的「六一儿童节」编程活动体现得尤其深入。

Apple staff 的热情相比我不用过多说明大家也能够在日常的一些社交平台上了解得到,当天在活动上时,主持人和讲师与小朋友的距离完全为零,你可以认为他们完全没有包袱,和小朋友们就是在近距离的交流,我们是平等的。所以在稍微推动有难度的部分时,小朋友们完全不会因为枯燥而感到疲惫,反而会越发的期待下一个环节的内容。

我现在事后慢慢想起来,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说 Apple 是有人文关怀的,从 staff 对待顾客这一点上就能够吊打国内各大体验店。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当我们达到一座城市时,如果刚好路过 Apple Store,我会选择性的进去参观一下,虽然真的什么都没买,但就是想进去。路过其他的旗舰店或者体验店,甚至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如果你对 Apple 的编程教育也感兴趣,可以在 iPad 上下载一个名为《Playground》的 app,你可以体会到 Apple 的编程教育理念。

回到游戏化编程这件事本身,你可能还是很纳闷,为什么就偏偏是「编程」带上了「游戏化」的标签,怎么没有出现「游戏化吃饭」、「游戏化开车」、「游戏化工作」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释,如果「编程」这个东西,能够更早的出现在大众眼前,能够对「编程」所要求的人群进行下沉泛化,甚至能够在泛化到成年人和老年人都能够习以为常,那其实这个标签也可以去掉了。

编程这件事在目前很多家长口中变成了十分「功利化」的东西,这一切最终都会回落到「考级」本身。我其实不是很懂为什么这些兴趣爱好都要被挂上「考级」的外皮。

我所认为的游戏化编程最佳形态一定不是 Scratch 这样的,因为它太过于远离编程当前的形态了。但不得不说 Scratch 是第一次接触编程的小朋友或者新同学的最佳产品,因为它给了我们对编程最直观的体验——封装与调用。

封装与调用,别看很多现在大学生科班出身的小伙子很多东西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手干活还真没理解「面向对象」的真正本质(包括我也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个东西如此难以理解?因为这是精髓啊!而且很多人在正式接触实际的编程之前,真的没有接触过任何与编程相关的内容,直接上手从底层指针开始理解,是真的不行啊!

极客战纪我认为是一个游戏化编程的最佳实践,因为真的有在把编程和游戏结合起来,真的在玩游戏,也真的在编程,而且有整体的剧情,Scratch 的完全沙盒化的创作也让很多小朋友们感到素手无策,经常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因为一次接触,甚至还不够熟悉,根本没有办法去拓展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的游戏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就开始打呵欠……

少儿编程怎么玩?

少儿编程现在已经是一个巨火的领域了,我现在不太确定的问题是,小朋友去学习编程到底的自己想去的还是家长们看了几篇公众号文章,被洗脑了逼迫自己的孩子去的?

其实这个问题又会有人问,孩子很多时候是不直到如何去选择的,需要有人去指引,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们都懂,我都懂,当我小时候我知道我之所以喜欢打羽毛球不是因为我的真的想去成为一名专业羽毛球手,去「考级」,而是我喜欢和爸爸一起打羽毛球,但却被家长引导为了「我喜欢打羽毛球,爸爸给你报个班吧?」。

这个时候,因为我从未接触过羽毛球兴趣班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去了这个兴趣班还能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吗?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爸爸好像在对我好,我不能拒绝他,小朋友对家长的好意是没有办法,是不知道如何拒绝的。

大家知道对小盆友「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是什么么?或者说,泯灭小盆友天性的最大杀手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