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三篇讲我自己对“摄影”这件事的理解,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距离两年多以前的自己有了非常明显的不同,果然还是得持续记录,持续观察。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讨论摄影这件事我现在是怎么看的,自己到了哪个阶段,过去经历了哪些阶段,未来准备要做什么事情等,希望能和你有共鸣。

如何看待摄影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又重新过了一遍博客里的之前放的照片,这么对比下来差距真的是太大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时间自己对摄影这件事的理解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一个场景一个画面的理解与之前完全不同。照片我就单独拎出来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再看。

摄影是是要分层的,一定要区分是记录还是创作,我自己就是从记录过来的,我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二者的区别。虽然这件事我说了好几次,但这里再提一嘴也无妨,我大概是从高中开始有了自己手机后才对摄影对拍照这件事有点感觉,感觉到自己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觉得拍照这件事对我来说没负担,反而还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困于当时高中阶段学业的忙碌程度,我只短暂的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投过一张照片,拿了三等奖,只记得我去投稿时,当时接收我照片的老师还专门问了我这张照片也是手机拍的?说实话我当时还挺开心的。

随后就一直把拍照这件事挂念在了心里,算是有点体系的去开始做点事情是高三临近毕业时,我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包括老师都尽可能的拍了合照,当时的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突然有了一股冲动想要让自己和大家一起拍张合影。电子版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去哪了,但当时我居然也全部打印出来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太牛 x 了!今年刚好是高中毕业的十周年,看着班级微信群里大家完全没有任何动静想要聚个餐,那就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我相信等到我们头发花白后,再去看我当初拍的这些照片一定更有味道,更值得感叹。

因此这个阶段的我对摄影的认识一直都是“记录”,并且将这个状态一直保持到了 23 年元旦,从有意识的开始注意拍照这件事,养成了记录的习惯,这个阶段持续了差不多 11 年,这期间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一直认为摄影就是记录,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好看的风景,快乐的时光。

开始发生变化就是我 23 年春节假期去厦门玩耍时顺路买了台 sony a7m4,这是我第一次花了两万多给自己买了台相机,虽然之前也进进出出过诸如黑卡系列的卡片机,但那毕竟是卡片机,拿在手里和手机并无太大差异,给到自己的冲击并不大。直到拿到了这台全新的 a7m4,突然之间我就感觉自己被推了一把,应该去拍不一样的东西,但这个动力不算特别大,只是好像开始有了一点星星之火。刚好 23 年疫情结束,上半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在旅途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熟悉手里的这台严肃摄影的相机,去了好多地方,现在回过头去想 23 年的自己真的是太爽了,居然能够禁得起周五晚上下班后马上出发,玩两天后周日晚上再回京,就这么折腾了一两个月,还意犹未尽。

因为 23 年大环境的状态变化,旅行不再受限,国内你想去哪去哪,所以那段时间的自己对拍摄的画面开始有了要区别于日常生活场景的想法,要感受到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要拍猎奇感的画面,开始逐渐区别于之前的“记录”,开始有了一些“严肃感”,开始去注意到画面的构成,景物的搭配,不是说我没见过就要拍,而是要这个画面的组成是符合我的审美才拍。刚好当时我开始大量的看非常多的摄影视频、摄影史书籍、画册等,不是看那种教你怎么修图的课程,而是像小师傅、吴晓隆和赵钢讲摄影这类型的博主分享的内容,更多是从术的层面去分享而不是道。

但这个阶段的转变其实很痛苦的,因为在自己看了如此多的内容后,我确实是知道什么东西是不好的,是俗的,是不雅的,也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是美的,是高雅的,但你就是拍不出来,就算拍到了稍微好一点的画面也没有韵味,你画面的内容表达不出来你所思所想,非常的局限,非常的直白,无法深深的品味到其中的内涵。那段的时间的自己就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每天上班虽然从家到公司就几百米,但就是要拿着相机去拍,其实这短短几百米每天就走最多十几分钟,其实是拍不到什么好的内容,但没办法,工作日的我只有这些时间去锻炼,虽然现在看也能拿出几张还算 OK 的照片,但那会的自己其实已经拍不出东西了。

接着就开始走歪了,想换设备,索尼新出了 50mm f1.4 的新 GM 镜头,买了,觉得 35mm 才是街拍最合适的,买了适马的 i 系列 35mm 镜头,差点咬咬牙把机身给换了,曾经离徕卡和哈苏只有“确认付款”按钮的点击一步之遥。最终让我发生了转变是 23 年继续去了深圳团建,我借着这次机会去到了香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那一天里我拍出了自己心目中对香港的最真实的感觉,出了非常好的片子,每次看这些照片时都能过一把把我拉入那个夏天,自己独自一人漫步在香港的街头。

那次香港之行我带的是 50mm f1.4 的 GM 镜头,因为是定焦头,我通过设备强行限制了自己,想要获得画面多样性就要不停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走来走去,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按下快门,就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好像悟了,我尝试慢门、陷阱拍摄、对称构图、对比等多种拍摄方式和思路,不知道为啥就好像当时看到某一个画面脑子里就突然猛的冒出“我应该调整快门速度到 1/15s,这样等红色的的士开过去后,可以获得一个拖影,搭配正在等红灯的路人,就可以拿到一个动静结合的绝妙画面。”,就是这样,在香港的那一整天里我脑海里都是这些东西,就好像有个人在我的脑子里告诉我,把我之前看的所有内容都揉碎了,提炼出精华告诉我就应该这么拍。

这么说可能有点玄学,我现在想起来可能有点像被点通了任督二脉,也算是侧面的反应出了摄影大师们很爱说的那句话“拍照拍到后面就是显现自己的内心,拍你自己的经历、生活和思想”。摄影是一个非常新的学科,你可以说它没什么沉淀,也可以说它正是因为没有历史包袱,可以用任何东西来装它,比如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都可以套它。所以呢,我也想通过照片这种内容载体去套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到了去年 24 年,这一整年的我拍摄的思路又变了,我开始逐渐懂得如何在画面中去布局元素,去等待一个恰好的画面,使其可以讲故事,使其是可以长久的注视的,这样我在后期编辑和整理照片时,可以根据我想要表达的内容来组织这些照片,让他们可以形成一组图来相对完整的去讲述和表达一种感情或者状态。

还有一点就是要趁早丢掉讨好型摄影,建立起自己的摄影思维,还是那句话我承认分享美好生活是没错的,但如果你想再往上走一层, 那就一定要远离或者一定程度上的远离。为什么别人可以评判你的照片拍得好不好,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为什么别人可以评判你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呢?所以,你懂的。我们可以换成这种思路,正是因为我觉得发出来的这些照片我觉得很好,你觉得不好的话,那只是无法与我共情,并不代表我拍得烂。

那至于到底是多拍还是精拍,我认为这要分阶段讨论,一开始我确实每天拍完后到家马上导出照片马上查看马上修图,但到现在我越来越慢,比如到了周末才会去完整的导出和处理过去一周工作日拍的照片,彻底结束一趟旅行后才会回过头去查看和整理照片,因为这感觉不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拍照是一种感受和记录当下的方式,不能本末倒置。

如果你是刚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或者刚准备用手上已有的设备,比如手机等准备开始严肃摄影,那这个阶段就要多拍,目的在于熟悉你的设备,熟悉你的焦段,尽可能的达到一种人机合一的感觉,做到日后发现一个好的画面时可以一伸手去拍,抓取到的画面是平衡的,主体是完整的。如果你已经拍了比如有几万张照片,已经开始逐渐有一些对照片的理解,想要去往上走一步,去看看更好的照片,可以去尝试精拍,但精拍绝对不是少拍,而是敏锐的发现好的画面,然后去拍这个画面。会发现从多拍到精拍的这个阶段最大的转变其实是思想,你的观察力注意力其实是一直在集中的,只是按下快门这个动作到了精拍这个阶段会相对想一些,因为我们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拍下某个场景最好的画面。

对于镜头这件事,我后来就逐渐喜欢上了这种使用定焦头拍照的感觉,而且更加喜欢带着相机出门,想好好的用透手上正在用的设备,慢慢的才断掉走向器材党的苗头。但因为 50mm 的视角还是太紧凑了,在 24 年清明节去完喀什旅行后,和它进行完最后一组共舞后,就再也没用过了,转而使用了适马的那支 i 系列 35mm f2 的镜头,虽然画质只有 GM 镜头的 80% 左右,但价格更便宜,而且镜头做工质感我觉得是远超 GM 的,每天把玩在手上很有意思。

现在我手上没有任何的原厂镜头,当初和整机一起买的 24-105mm 包括后面买的 50mm f1.4 都在今年夏天全部卖掉了,长期使用适马的 35mm f2 这只头,以及 28mm 的两只国产饼干头,之所以这么搭配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现在最差的镜头都比几十年前最好的镜头成像效果要好”,这倒也不是说我们就要用今天最差的镜头去拍我逐渐发现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如此高昂的价格去换来 100% 的性能和画质,可以只用 30% 甚至 10% 不到的价格去换来 70% 或 80% 的画质,这对于不用打印大幅作品的我来说绰绰有余。

发展到现在我特别喜欢把自己觉得好的照片都打印出来,之前只是编辑完后就发到各种社交平台上就结束了,但现在发现照片还是拿在手上最有感觉。有些人不喜欢分享自己的照片,这个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可能是不愿意让别人去评价自己的照片,可能仅仅只是个人习惯就是不喜欢分享照片这种偏私人的物品,但我还是觉得比较可惜,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分享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前买的是小米打印机 1S,最大可以打印 6 寸,我觉得完全足够了,但后来我不死心,总觉得别人打的一定比我好,开始把前段时间整理出来的《2024》这本自己编辑的影集找了淘宝上的富士打印,专门选了最贵的银盐打印,等了 12 天后拿到手的成品效果极差,色彩没问题但就是太暗了,很明显暗了 20%,刚开始我还很生气为什么花了四百多到手的却是这么个玩意儿,后来平复心情后才猛的缓过来,银盐打印就是这样的,在加上我选的相纸并不是高光纸,灰阶的过渡是不顺畅的。所以以后我可能会大量依赖手上的这台小米照片打印机 1S,目前为止它是最符合我的效果要求的。

因此不要老是更换设备,但需要精心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设备,甚至可以花大价钱买一个自己愿意每天拿着出门拍照的设备,摄影这件事确实讲究器材,但摄影更看重的是内容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说白了如果要比,那比的其实就是内容。换到工作中也是一样的,绩效永远都是一个管理工具,它代表不了你这个人好不好,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的工作自己做的不开心了,觉得身边的人都是 xx,那就换一个,虽然这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但这也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果可以的话,看透这东西就是个圈,上班演戏,下班做自己更是王道。

总结

感觉自己又到了下一个阶段即将开始的节点,契机就是我昨天刚收到了《2024》这本影集,汇集了我 24 年一整年我觉得最优秀的 50 张照片,在编辑这些照片的时候我开始去思考原本在时间和空间上毫无关系的照片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产生关联,因为按照时间顺序去编辑一本画册一本影集我个人认为是最偷懒也是要求极高的,除非你这一段时间的出片量真的非常高,每一张都可以独立叙事,否则按照时间线顺序来排布是毕竟平淡的。

过去的这两年确实看了非常多的视频非常多的画册非常多的照片,之前是完全看不懂,或者说很难去分解画面构成,说白了就是自己看不懂为什么这张照片或者这组照片是好的,现在的我会比之前好很多,逐渐理解,但我还是会继续的看更多的内容,可能未来还会继续买更多的画册,去仔细的揣摩每一本画册的编辑思路,通过图片去表达确实比文字和视频包含的内容元素更多,更立体,更值得慢慢回味。因为文字的话就得纯靠读者去阅读理解,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解读出来的想象空间也不同,因此也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经典名言,而视频的话,基本上就是限制了你的想象,把我们的想象空间框定在了导演想要表达的空间中,按照时间顺序去接受,除非是文艺片,否则很难跳脱出划定好的思维框架去发散。而照片这种平台方式就和绘画雕塑等非常类似,静态的画面或者立体的画面,相当于是命题作文,在给定框架下还能发挥读者的经历,去给予一定自由度的想象空间,这一点我很喜欢。

未来的话我会去拍主题拍组图,通过这种方式去完整的讲述一段故事或者表达一种情感,单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很难完整的去表达清晰完整的内容。下面是我这本《2024》影集的电子版,实体画册因为价格原因我只订做了一本,希望自己在接触严肃摄影五年后的这个时间节点上可以有小范围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