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社会心理学》这本大部头教科书给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它真的就是教科书,把各种社会现象通过大量可考的实验几乎都给涵盖进去了,每一个社会实验都会沉淀出了一条总结,每一条总结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在现实生活中,说是“现代化人类社会生存指南”完全不为过。我一般不怎么记书摘,但这本书我自己也记录了一百多条触动到内心的结论,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每天的早晨,下班回家的夜晚甚至是周末悠闲的午后,我都与这本书相伴,彷佛自己在和一群长者对话,讲述着无数的社会故事,好不惬意!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是我 21 年阅读计划里的其中一本,最初是买了 kindle 版,但谁知 kindle 版电子书也需要花费 55 元,成本太高了,也就一直拖到了 7 月份。在某一天通勤路上突然萌生还是想读一读这本著作,作为心理学学科入门的第一手资料,看看这门如此神秘的学科究竟是在研究些什么。事先说明一点,我对心理学完全不了解,但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但也仅仅是兴趣还没到要以此为生的地步,所以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莫过于几部电影,以及 CrashCourse 上的心理学入门课而已。在列 21 年书单时发现了这本好评如潮的心理学著作,也看了很多读者的反馈,非常适合作为心理学新手的入门读物,毕竟它本身也是作为国外大学专业教材。

狠下心花了 55 元买了 kindle 版进行阅读,但却被 kindle 版中的大量白页狠狠的打了脸,基本上看 20 页能有 5~8 页白页,我猜测是该书导出为 epub 版本时图片格式出的问题,如果说只是图片的话,那不看图影响也不大,但后面白页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每次出现白页都需要点击屏幕 N 次才能跳转到文字部分,就这样我还坚持读了 30% 左右,最后实在是过于影响阅读体验,彻底放弃使用 kindle 进行阅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产生了对 kindle 的怀疑(这部分后面有机会再说)。

这样时间就来到了 12 月份,都说到了年底,人容易产生一些悲伤情绪,可能是对过去一年所做事情的不满意吧,才意识从 8 月底搬家后,我已经再也没有阅读过任何一本书了。仔细分析了下原因,没想到居然是因为搬家后我不再需要地铁通勤,走路即可去到工区,也就丢弃了通勤阅读的习惯。对 kindle 痛心疾首的我开始重新拿起纸质书,再次抚摸到纸质书就好像碰上了多年未见的好友,愉悦之感涌上心头。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把家里之前仅存的纸质书都看完了,没想到纸质书的沉浸式体验这么好。我开始下单书单中未进行阅读的书籍,其中就包括了《社会心理学》。拿到此书后我整个人都惊了,没想到这书能有足足两厘米那么厚,单引用文献就多达 100 页,纸张手感出乎意料的好。

对心理学的认识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前文也说了,非常粗浅。身边唯一算得上是心理学业内人士只有一个高中的好伙计,他是苏州大学心理学本科毕业,现在在老家海南法院工作。之前我一直特别想找他录一次播客,但因为自己还未做好准备导致他都工作两年多了还一直欠着(有想法还得是抓紧去做)。我原先对心理学的认识就是《催眠大师》里所演绎的那般——心理学大师 == 催眠大师。

离心理学最近的一次是 19 年底去北师大应用心理学系做的一次分享,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这篇文章。去到应用心理学系实验室参观后我对心理学才算是有了较为正统的认识,它是一个社会学,是一个交叉学科,也是一个人文学科,更是工程系加建筑学等等多重交叉学科的汇集体。

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实验室

一栋楼里全是应用心理系专属,其中第二层是主要活动场所,其中包含了人机工程区、讨论区等等各种奇奇怪怪用途的区域,我最惊讶的是人机工程区里居然放着一台完整的车!虽然这台车被拆得比较碎,但整体可以看出对车辆或者人机工程研究得相当透彻,先不说他们用这台车都做了什么实验或者操作,单就从整个区域看上去就一扫对心理学粗浅的认识。

正是从那天参观开始,我一度萌生想读一个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想法,但后面了解到北师大该专业学费高达二十几万后彻底放弃,这哪是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能考虑的事情…

后面也了解该专业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东西真的很丰富,虽然二十几万的学费很吓人,但其中给到每一位同学的资源确实是实打实的硬货,之所以萌生过读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原因也是想体系化的了解应用心理学的内容。应用心理学与后面我们要说到的社会心理学甚至其他心理学子方向都不一样,其实应该说每一个心理学子方向都不太一样,但应用心理学却与工科关系较大,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不会有太多的偏理论的内容,最终小组作业都会落地到每一个具体的作品中,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看这些以往毕业生有大部分同学都去做了产品经理等相关类似的职位,估计有些搞头?

但本质上我还是没想好,毕竟两年的时间花这么大笔钱最终能取得多少成就,学习到多少内容,自己的思维能打得多开,当时的我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这一步也就迟迟不敢迈出。真的是太想好好学一学非计算机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了。

在开始阅读《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之前,我对心理学的分类、学科的认识都不够,我对心理学整体的认识也仅限于上文中所说的这些。

此书所意

在开始正式进入到给大家分享我在此书中所学习到的内容之前,先推荐一发大家在有余力且余钱充足的前提下人手一本,作为普通的睡前读物也不错,毕竟书中充斥着大量的社会实验案例暴露出了不少与自己认知有差异的地方。我将通过列举收录在我个人书摘中的段落与大家一同分享。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说到这个就十分的痛心了,工作的这几年来消磨掉了我不少对技术的热情,尤其是好不容易养起来每日 commit 的习惯,正是因为每天都要 commit,才会不停的在刺激我今天要做些什么好玩的事情,刚开始极其痛苦,经常性熬到晚上才能勉强把昨日的 commit 补上,临近年终回头再看那满满一篇的 contributor 的绿点相当欣慰。

当某些人显然是出于控制别人而事先提供不必要的报酬时,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关键是报酬意味着什么:如果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那会让他们觉得:“我很善于如此”),则它们会増加个体的内在动机。

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没有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报酬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性因素,从而破坏了内在动机。

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是以毕业为时间点,毕业前我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思考自己的这一天中要真正想做的事情,但毕业之后,每天到家已然晚上九点半,稍微休息一会刚把状态调整好写了一部分逻辑,眼看时间就要来到了凌晨十二点,很影响节奏。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动。

我是一个坚定的“设备论”者,比如说我们没有买 apple watch,就不可能知道在 apple watch 上可以做出来什么好玩的东西,更不可能知道 apple watch 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买 iPad,就更不可能知道 iPad 到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用之处在哪里,到底什么样的产品形态才是适合 iPad 这种模式。虽然最后 apple watch 和 iPad 我都进进出出卖掉了,但也算了在这些平台上走了一遭,发现 apple watch 和 iPad 就是赤裸裸的伪需求,可能这么说有些正在拥有这些设备的同学不乐意了。

但仔细想想,我是被 apple watch 中对健康和与 iPhone 的无缝协同宣传才买的它,经过两年的体验下来,发现我没有使用 apple watch 时生活工作一样过得很好啊!买了它并不会让我养成什么每天都运动的习惯,可能最开始要满上圆环兴奋劲还在,可能要跟小伙伴卡路里竞赛兴奋劲还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你会发现 apple watch 也就只能干干记录运动卡路里,比比赛了。最鸡肋的是但凡你出门离开家超过一天一夜就必须带上 apple watch 专门的充电器,别跟我说什么无线充电,那玩意就算是 apple 自家的充电板都无法做到快速充满,更可笑的某一天我才被其他小伙伴点醒,解决 apple watch 续航焦虑的终极方案是——买两块。

这是多么嘲讽的一件事啊。iPad 也是如此,我实在是想不出来有什么事情是已经有 mac 的前提下还需要一台 iPad 才能完成的,如果说 apple watch 还能有些充当助手的味道在,那 iPad 就是存粹一个累赘。在我使用 iPad 的这几年过程中,所有 iPad 产品线都有接触甚至是深度使用过,iPad 所有产品线里最值得购入的只有 iPad Pro,其它产品线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你说 iPad mini 打游戏很刺激?so?除了打游戏外呢?拿 iPad mini 打游戏到底是为了大屏还是为了握持舒服?很明显就算是 iPad mini 这两者它都没有很好的具备啊,更何况如果大家已经习惯了非 iPad mini 的显示效果后再去看 mini,那种用了缩放效果挤在一起的 UI 真的是太难受了,这就跟 iPhone 12 mini 推出时被诟病的缩放效果,自家 app 名称都挤出 collectionViewCell 的显示区域了,我反正是接受不了几千块买一个这么拉跨的东西。

这句话说的其实挺对的,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这些事情,或者自己能不能在这些新平台上做出一些好玩有趣的东西,那就买下来,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去验证。

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储藏过去的事实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这条结论还挺有趣的,一段正常的旅行回忆,如果我们是在和朋友们一起开心的聊天顺带回忆起来,给到整个旅行的回忆绝大概率是非常美好的,并且也会推荐朋友们都去,如果我们是在当时旅行中快要结束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有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时,绝大部分肯定也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可能回忆并不是可信的?

每一代父母都在为下一代的价值观哀叹,部分原因是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年轻时候的价值观与自己现在的价值观很接近。

这可太对了,就不展开了,只希望我有了孩子后,不要成为这样的父母。现如今父母老是拿着他们当年的那一套生活标准来套我们现在的状态,“我 26 岁的时候都生你弟弟了”……

我们通过自己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来看待我们的社会。

很多时候视野并不由自己的决定,而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无法想象当初的我如果真的去选了化学专业,现在是否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还能像现在一样有这么多的看法。但可能有的改变是如果我当初去到了杭电,现在自己还会对这个行业有这么多无奈的认识嘛?会不会对过得比现在更平凡还是已经踏上了对自我寻找之路呢?

有些人之所以没有钱,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自己赚钱。

这话是说给我这种不理财之人听的,别骂了别骂了……

正在的卓越并非超越他人,而是超越以前的自己。

这句话很正确,在学校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与身边的同学做攀比,得亏自己当初想明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我这个方向上当初除了自己救自己外,没人可以给到我帮助,所以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对每一个取得的成果都很珍惜,一旦付出了努力但得不到自己觉得相对应的回报心情会失落很久,就比如 PLook 当时自己做了又做,虽然最后是赛区三等奖没能拿到进国赛的资格,应该放宽心去面对这件事,而且我从中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最主要的就是对产品的定位和宣传,也是从此之后我开始主义到非技术之外的内容。但当时的我哪管得了这么多,没能参加国赛就仿佛天塌了,自己做了这么久的东西没能转换成自己想要的成果。

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这点也挺重要,这一点也说了类似的话很多次,我的大学是在 ifLab 上的。这有空间上的确定性,整个大学期间我除了在宿舍外就是在 ifLab 实验室待的时间最长;整个大学期间我所习得的内容都是在 ifLab 这个大环境下刺激出自己的想法,得亏后面还强迫了一发自己去搞了点服务端相关的事情,要不然现在自己对服务端的一些通用型问题和实现方式依旧是一头雾水。回想起当初作为一名服务端新手直接杀入这庞大的技术栈中,几乎每做一个功能,每想实现一个功能就要做好几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现 token 机制,想得非常明白,但就是写不出来,感觉就像拿着一把锤子,怎么也无法把手上这钉子锤进面前的这堵墙上,熬了几个晚上,最后在一天凌晨夜里 3 点因为实在睡不着郁闷极了,黑夜中盘古的影子陪伴我干了出来。

正如演员需要知道自己的台词,戏剧才能顺利演出一样,人们同样需要明白社会对自己的期待,社会行为才能顺利发生。

存在领土冲突或资源匮乏的国家倾向于更”严苛”的文化,行为规范更严格,更具强制性。

看看那群穆斯林国家,多说不益,大家自行感受。

犬儒主义:主张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之目的,为此必须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

我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这个一次“犬儒主义”的侵袭,一旦想变得清心寡欲些就会开始卖二手,昨天刚把陪了我半年的 Brompton 小布折叠车通过咸鱼挂了快两个月终于卖掉了,最终还是亏了两千块,半年亏两千还凑合吧,毕竟也骑了差不多六百公里,经历了杭州梅雨季的刷洗,也算是体验到了折叠车的乐趣。个人意见如果你也想买一辆通勤车的话,踏踏实实买一辆二手或者整体价格别超一千块的车子,这样放在户外风吹日晒的一点不心疼,放路边上个厕所啥的根本没有贼惦记。

我这小布陪着我去了一趟西湖后我就彻底崩了。搞得我西湖没怎么好好逛,车也没骑爽,西湖景区虽然不收门票但不允许在西湖边上骑车,幸亏骑的是辆折叠车,折叠好后我拎着走了将近两公里多的路程,十二公斤的重量我走走停停一上午人都是郁闷的,脑子里只有“我为什么要骑小布让自己如此遭罪?”。主要是作为一辆折叠车它一点不方便,太重了,而且作为折叠态易行轮宛如摆设,根本达不到宣传片中所说那般丝滑,这块我先不展开,后面有几乎单开一篇博客好好说说小布的劝退指南。

有学者提出,文化经由“文化循环”而渐进:“首先,人类先创造了文化,随后再适应这种文化;其次文化会塑造人的行为,以此延续文化。”

仔细想想,当初的 ifLab 并不是想现在这般,可以说这两年的文化与我刚进社团那两年完全不是一码事。在这段时间中产生各种探索算不上成功,但今年可真是刷新了三观了。这活跃度远超自己的想象,我看了每一位同学的 blog,有几位小伙子真的很有想法也非常敢为人先,跟我当初刚入学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后生可畏。

孩子们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想法,而是同伴的想法。孩子们学习到的文化——游戏、音乐品味、口音甚至脏话——大部分都来源于同伴。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差点眼泪都要下来了,现在每每想到自己的童年阶段与当时的小伙伴结伴逃课去黑网吧沉迷游戏的日子就很难受,虽然当时确实也不太喜欢学习,但如果当初并不是因为换校后需要重新融入集体导致我选择错误,可能当初的我并不会走向这一步?怎么说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每天如此对游戏着迷,以当时的心态去看自己并没有觉得有罪恶感,反而非常快乐,产生罪恶感是被母亲发现后打了我好几次,哭着跟我说了一些话,导致了我被动的产生了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下去,应该要为家人考虑考虑。

后来好不容易产生对学习的乐趣后感觉自己也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或者说并不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到了高中又进入了下一个严重偏科的阶段,对物理我是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我不知道大家整体坐在教师里对“一个小球”、“一辆小车”有什么受力好分析的。但我却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是因为几乎每堂课都可以见到不同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不同的实验效果,我超喜欢硫酸铜那透明蓝的色彩,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所以呢,如果我有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到更加自由的环境,更加有独立探索的环境,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他推进去的。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丢入一个身边同学都是极其优秀的圈子里,从小学开始就拿一堆发明创造大奖的圈子,而是一种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多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地方,因为我之前仔细思考了一番,当初的我为什么会对游戏世界如此痴迷,并不是因为我想要去认识更多的人,也不是我想要去证明自己打游戏多厉害,到现在我也不认为我的游戏能力是强的,反而是想去找到一个跟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自己之前从未感受过体验过的世界,刚好几乎每一款网络游戏里的世界都是不同的。

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假如能选择,社交型的人都会选择能引发社会交往的情境。当你选择就读的大学时,你也在选择自己能接触到的特定社会影响。

这句话挺奇妙的,很多饭局或者人我就是不想见,不是说这些人有问题,大家都很优秀都很值得交个朋友,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与某些人有更进一部的交流,随着自己的年纪增长,视野和见识也在增长,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每次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子前,打开电脑,通过写博客的方式与自己交流我觉得非常满足非常舒服,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心流状态吧。到现在累计朋友圈已经关了几个月了,微博隔了两个月后因为今年春节再次留京而发了一条状态外又沉寂下来。反而看着身旁书架上的这一排排书有着莫名的幸福感。

个人是否从众的关键是,当你脱离群体时,你的行为和信念是否仍保持不变。如果球场上只有你一个球迷,你会起立欢呼吗?

从大学后到现在,我好像一直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感觉每一年的自己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今年,看透了很多放弃了很多也专注了很多。变得不再有那么稀奇古怪的想法,动不动就这个 app 做得不行,这个人不行,这个东西不行,变得对这世间万物有了更多的耐心,也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进入的是什么状态。现在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个人的时候感觉非常自由非常舒服,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人的时候自己会有更多的动力,做的事情更加存粹,思考的内容更加独立。

但这里说的独处不是刻意孤独啊,独处和孤独还是完全两码事的,孤独久了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每个人还是需要一部分独处的时间来和自己对话。

变色龙效应。我们会自然而地模仿他人的姿势和语言,这能促使别人喜欢我们,但仿效他人的消极表情除外。

这点在我身上非常明显,在初入这个行业时,我们会刻意模仿很多大佬的行为模式,这种模仿也不是说不好,就是下意识地想跟这个人玩得更好一些,想更加融入一个团队,这种模仿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现在反而看淡了很多这种东西,呆在一个行业里久了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再怎么逼迫说服自己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小的趋势。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尝试换个方向,做一些能够给到自己更多不同思维层面上碰撞的东西。

当大学教师提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时,如果让学生通过遥控器匿名回答,他们给出的答案会比举手回答时更多样化。与面对群体相比,在秘密的投票间里,我们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

工人阶层通常更喜欢与他人保持一致,而中产阶级的人则更偏爱自己视为独特的个体。

我们再想一想儿童,他们常常通过叛逆父母的命令来维护自己的自由和独立。所以精明的父母通常不会生硬地命令,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到了洗澡的时间了,你想要盆浴还是淋浴?”。

语速较快时,专业性和信赖性都会增加。

我在玩狼人杀的时候这点特别明显,当我拿着好人牌时会仔细地耐心地有条理地分析场面上的状况,一旦我拿到了狼人牌,需要伪装为好人发言时就会莫名其妙的紧张,想掩盖掉自己是狼人的身份,经常说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词,别人跟我多玩几把就会抓住这个弱点进行猜测了。但实际上我们都是隐蔽的,带上好”面具”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身份。

假如我要评价电脑配件,我会听从儿子的意见,而他的大部分想法就是来自于电脑宣传材料。如果你能说服他们就能够说服我。

抵制压力的方法:在别人进行判断之前,先对自己立场做出公开表态(事前承诺)。公开站在自己信念的一边之后,你就不太容易再受到别人观点的影响。

人们对老年人的印象通常是脆弱、缺乏能力并且效率低下。这导致他们倾向于对待孩子那样居高临下地对待老年人,比如用娃娃腔和老年人说法,这会使老年人的胜任感与行为能力下降。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对老年人群体有着固有印象?或者是被老年人群体行为活动上总是慢一拍的表现上激发了我们对儿童的怜悯之心?

我们的家庭和文化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如何交朋友,如何开车,如何分配家务劳动,以及谁不受信任和不招人待见。

不知道大家想不想脱离原生家庭,我还偶尔冒出想脱离原生家庭的想法,虽然现在从形式上看已经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看上去确实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但毕竟没有和女票结婚,本质上并不是新生家庭,所以原生家庭里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我日常活动。这么说好像如果被父母知道了挺难受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尤其是从高中开始寄宿后,每学期放假或者过年回家都免不了吵吵闹闹,成年人的世界无非就是金钱,可以说当我有了独立人格后我特别特别烦躁原生家庭里的一切,就算母亲再怎么跟我抱怨家里的一切,我也感受不到她任何的痛楚,母子连心可能存在,但我也确确实实每一次归家时都在烦杂吵闹中度过。

换句话说,当我可以开始感受到港湾的温暖时,我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温暖,莫名其妙的长大了,莫名其妙的母亲跟我说“你做为哥哥的,很多事情你要理解…”,凭什么啊,我真的不理解,但出于对家人的尊敬我一直沉默不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错,但我怎么感觉自己家的这本经这么难呢,我几乎没有在一个假期里可以和父母亲开开心心的玩耍过一次,导致现在一到假期根本就不想回家。

男性的社会自我是他从伙伴中获得的认知。假如当我们进屋时没人转身朝向我们,当我们说话时无人回应,没人在乎我们在做什么,加入每个人都表现得好像我们根本不存在一样,一种愤怒和无能为力得绝望很快就会将我们淹没。

这句话说的很对,前几周车队活动我应邀参加,我与另外一个小伙伴共同前往。进入房间后,因为我的小伙伴刚跟房间里的其他人骑完车新鲜劲还没过,导致并没有人跟我打招呼,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小伙伴那边。这样搞得我就开始尴尬了,真的好像就没有人认识我,彷佛自己如空气一般,后来人慢慢多了起来才有所好转,但当天我整个人宛如换了个样子,完全不是之前大家一起骑车时开心的模样。

我不认为朋友一定是你最喜欢得人,他们可能仅仅是仅在眼前的人。

当我不能接近我爱的人时,我便去爱那个离我近的人。

近距离使人感到亲近,人们经常与熟悉的同事亲近,有时还会相爱。

如果其他人把牙齿修整得整齐而洁白,而你却没有,那么社会比较就会使你对你自己自然而普通得牙齿感到不满;如果你周围人的牙齿都是未整形的自然状态,你就不会有那种不满。

太对了!来到字节后我才发现原来牙齿也可以有这么多的毛病,几乎身边的同事就没有不在讨论牙齿的,甚至给我一种“莫非我的牙齿也需要看看”的错觉。

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与我们关于善恶的观点一致,他们与我们关于敌友的观点也一致。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以及那些与我们有着共同追求的人。

有时候朋友就是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但凡我们发现某些人与我们在某些地方不合适,可能他就没法成为我们的朋友。

一般来说,男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女人感兴趣,而不是对拥有修长美腿的女人感兴趣。

实验表明,服务员在服务期间,如果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在支票上留下友善的信息,触碰顾客的胳膊或肩部以及坐或蹲在桌旁,都会使餐厅顾客支付更多小费。

你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去寻找什么。你将会得到你期盼的结果。

在上班的时候我就是喜欢瞎想,也挺好奇为啥大家都能这么忙,我咋这么闲还有时间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对于一个热情而乐观的人而言,如果事情的结果预期是积极的,那么这件事就很可能会发生,并且确实是好事。而对一个冷漠且抑郁的人来说,则恰好相反。

在我脑海中几乎就没有不快乐的事情,也几乎会把所有事情导向乐观的一面,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我会下意识地相信大家,这点在咸鱼上买二手时太吃亏了。一般而言咸鱼线下交易,各自验货收货和付款后,后面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不再具备任何反悔意愿。之前卖自己的黑卡 3 时,说好的两千块线下交易成交,钱我确实是收到了,买家拿到货回家后使用机器发现闪光灯无法工作,说让我退一千。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到底怎么了,可能当时正在撸台子骑车,而骑车又是我非常喜爱的运动,十分不愿意我在体验美好的事情时有任何其它因素来干扰,说着说着我居然答应退给买家一千……现在想起来我宛如一个智障。

当我们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但又怀疑自己能否做到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

每一次在大家面前分享我都会自己练习不止一次,每一次都很紧张,临近分享的那一天晚上我都会失眠,四五年过去了这个焦虑一直在,看到这句话才明白原来我是愿意让自己发生错误。

我们所有的需要,除了那些适度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存粹都是想象的。

毕业到现在买了好多非必须产品,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自行车产品,虽然买之前自己都会纠结好久,但就算如此买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依旧会萌生退意。最为明显的就是 Switch,还记得当初工作日晚上编了个借口,打车去银河 SOHO 实体店自提了 Switch,买了几个卡带,那天晚上领着沉沉一袋的幸福源泉,站在路边等车,自己的嘴就没合拢过。后来零零散散的买了好多游戏,但苦于没时间玩耍,再加上 Switch 部分游戏风格我都不太喜欢,时长最长的居然是暗黑3…后来我自己也搞不明白了,如果拿 Switch 来玩暗黑3,是笔记本不香了还是我每周都要飞好几个小时在天上?久而久之发现自己的 Switch 已经三个多月没开过机了,每次记起来我还有个 Switch 时,都得先充上电。

最后也就卖给了同事,卖给同事的时候说好只是把卡带借给他们玩耍,没想到大家居然心安理得的就这么拿走了?我不说你们就都记不起来有借过别人东西呗?一个卡带三四百,工作经验都比我长那么多,也不至于要白嫖我这几百吧?更何况每天都还是要见面的啊!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我的 7 个卡带都没拿回来,这几个同事已经彻底的进了我的黑名单。嗯,字节也有一些非常庸俗之人。

一旦思维得到拓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本狭小的领域了

这原本也是书中的一个总结,我很喜欢这句话,就作为结尾吧。人确实需要终身学习,但我很不喜欢老是把终身学习整体挂在嘴边的人,那句话说的很对啊,一个人越是缺少什么,他越是会强调什么,整天把学习挂在嘴边的人,他可能并没有在学习。总而言之,这本书讲如何看待这个社会,讲人和社会的关系,看完后并不能说我们就会完全变了一个人,但或多或少可以从中反射出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是在为何而作,又为何而成。